当前位置:液位计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差异化的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

第一节 信息化在制造产业升级中的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企业,制造业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40%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以上。

尽管中国制造业发展迅猛,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能耗高、物耗高、对环境污染大、利润率低、原材料依赖进口等问题。从国际制造业分工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制造业大都在产业链的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只能作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车间,赚取廉价的加工费。因此如何提高产品中的附加值,如何增强产品的创新能力,成为制造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一旦丧失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将会急剧下降。

作为制造业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信息化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手段。制造业信息化将提高制造企业信息流的速度和质量,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减少环节和管理层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从而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中国制造业广泛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十五"期间,科技部实施了“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涉及到制造业信息化新技术的研究推广、新产品开发、企业应用示范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在全国23个试点省和47个重点城市全面展开,科技部用八个亿的资金,带动省、市和企业共投入百亿元的资金。

随着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加大,我国制造行业信息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2005年国内的总体IT投资超过200亿,增长率达到约15%。当前,制造业的信息化采购仍以硬件为主,其中PC服务器、网络设备投资较大,但软件和服务的投入比例也在持续增长。制造行业解决方案投资最大的仍是企业资源规划(ERP),占整体投资规模的40~50%。此外,财务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CAE/CAM/CAPP)和办公自动化(OA)在制造行业应用也较广。

第二节 发展不平衡的制造行业信息化市场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深入,信息化建设中呈现的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日渐明显。

首先,由于制造业包括众多行业,而且不同行业的发展水平与竞争程度不同,在信息化水平方面也有较大的差距,其中钢铁、烟草、汽车等行业发展较成熟。

其次,在区域上,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之间的信息化差异也非常明显,各地信息化的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华东地区信息化基础较好,华南地区则发展速度较快。

再次,制造行业信息化在企业规模上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化,目前,大型企业依然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投资主体,其市场规模最大,中型企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成为制造业的热点。

对IT厂商来说,从信息化投资规模看,制造行业远没有金融、电信和政府行业投入大,但是却是重点关注的行业市场之一,其中,汽车、电子、机械、冶金、化工、烟草和制药等行业均是企业关注的子行业。大多数的IT厂商都专门为制造业设置了专门的行业部门,并设有专人负责该行业的拓展,部分企业还针对制造行业自身企业规模上的差异由专人直接面对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因此准确地把握制造业子行业的信息化投资的差异性有利于厂商准确地定位在有潜力的市场。

1.细分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流程制造行业与离散制造行业的差异分析。

制造行业按其生产过程一般分为流程型制造行业和离散型制造行业两种。

流程型制造行业指产品的生产主要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行为,包括磨压、加工、纺织、熔炼等。流程制造行业包括的子行业有医药制造、化学制造、石油精练食品制造、纺织产品制造、纸张制造、橡胶制造、塑料产品等。对于流程制造企业,应用工控技术和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例如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系统(CAE)、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 II)、高端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

离散制造行业指生产的产品中需要一些独特的或者独立的配件组成。包括的子行业有服装及相关纺织制造、木材及相关木质产品(除家具等)制造、印刷、皮革及相关皮具产品制造、办公自动化产品和计算机产品、电器设备和元器件制造等。离散制造行业信息化实现混流生产、精益制造、及时生产是关键技术,因此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PR)、供应链管理(SRM)等应用较为广泛。
公司热销产品: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

上一篇:电缆式浮球液位控制器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下一篇:磁翻板液位计出现红白相间问题怎么处理 〖 浏览次数: